首页 > 域外媒体看夏邑

(商丘日报)老支书胡士忠:65年服务百姓初心不改

时间:2021-04-16 09:38:41 来源:商丘日报

res01_attpic_brief

res03_attpic_brief

  “住上好房子,过上好日子;有个好环境,有个好风气;有个安全感,有个幸福感。”

  这是老党员、老支书胡士忠至今还成天挂在嘴边的自编顺口溜。30个字,简单易记、朗朗上口,这曾是他给全村1200名村民许下的承诺,是他内心中最质朴的愿望和向往,更是他65年来初心不改、服务百姓、奉献家乡的梦想与追求。

  4月10日,商丘日报“百年华诞寻初心”融媒体报道组一行来到365娱乐app官方版下载_外围365bet网址_cctv3直播365王集乡陈庄村慕名采访胡士忠。1939年出生的胡士忠,1956年参加工作,1959年入党,2020年82岁才从村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退下来,服务基层整整65年。一生中,他3次上任陈庄村党支部书记,全心全意扑在陈庄村发展上,却从没有拿过一分钱工资,当地人尊敬地称呼他为“胡清风”。在他曾经工作过的地方——陈庄村村委会会议室,记者看到一张张闪闪发光的金色牌匾挂满了整整一面墙,它们仿佛正在诉说着这位老支书令人崇敬、激人奋进的那些过往。

  “党相信你,让你当这个村支书,你就得尽心尽力、尽职尽责,不光要站得直、坐得端、行得正,心里还要有杆秤,不偏不向,要多为父老乡亲办好事办实事,只奉献、不索取。只有这样,老百姓才会拥护你、支持你。”刚一落座,胡士忠便道出他心中的老支书精神。

  1964年,因村里急缺人才,乡里便委派25岁年轻能干又踏实的胡士忠第一次去陈庄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。“那时候,没有工资,没有工分。”后因工作变动离开。到了1969年,因该村干部严重老化,胡士忠再一次被委派到陈庄村当村党支部书记。“这次是没有工资,但是一天给10工分。”1979年,他调到乡农信社上班,直到2002年退休。当时的陈庄村村委班子不稳定,是别人眼中的“烫手山芋”。得知胡士忠退休的消息,乡里领导和村民都纷纷请他再次出山,再次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一职。

  自2002年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以来,胡士忠依旧没有拿过一分钱的工资。“我是一个退休人员,花钱的地方不多,所以从一开始我就没想着拿公家的钱。再说,我是个老党员,给我这个发挥余热的机会,我更要当表率,不能辜负党的信任。”胡士忠还有个习惯就是不摸钱、不管钱。村党支部书记的那份工资,他全部交给会计用于村委会日常开销和公益支出,共计6万余元。

  “以前我是贫困户、逃荒户,我有今天,必须感谢共产党。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、没有我全家。”每次提起党的时候,胡士忠的声音格外洪亮。

  胡士忠再次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,第一个规定就是宣布“三不准”:班子成员不准吸群众一支烟、不准吃群众一顿饭、不准喝群众一杯酒。

  哪家有几口人,谁家孩子正在上学,谁家困难需要帮助,村里有几条路、几盏路灯,这些对胡士忠来说都如数家珍。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,一个支部就是一座堡垒。村里修路,胡士忠先站出来带头捐款2000元,然后动员3个儿子各捐款1万元;2014年,村“两委”又带头捐款6.5万元,安装路灯73盏、摄像头25个。18年来,在胡士忠的带领下,村里先后修好了渣子路700米、柏油路1500米、水泥路7000米,修好排水沟1300米,修桥13座……同时,他动员村民植树、种花,美化、绿化村内环境,还组建了20多人的义务养护队,负责打扫卫生,监督村民遵守村规民约。

  一年一度的精神文明表彰是陈庄村延续十余年的老传统了。十多年来,每年村里评选出的好媳妇、好婆婆、好妯娌、“十星级文明户”都会光荣地走上领奖台。获奖的村民更知道,这沉甸甸的奖牌和奖品,都是老支书胡士忠拿自己的工资购买的。

  从2014年起,胡士忠每年都召开初中以上学生座谈会。村里凡是考入大学的学生,均发纪念品,给他们披红戴花,送镜子、匾牌等,激励村里学子们奋发学习。他还坚持对五保户、比较困难户进行不定期慰问,多年自费帮助五保户彭朱氏、彭王氏,这些习惯直到退休后,他还仍然在坚持。

  除了“胡清风”这个名号,老支书在村里还有一个绰号“胡四盆”。这是胡士忠在村“两委”会上专门提出的丧事节俭制度,村民家里有丧事,无论贫富,一律只上两荤两素。“以前村民办白事相互攀比,花销大、浪费多,自从实行‘四大盆’后,村里办丧事不再讲排场,节俭成了大家办事的标准。”现任村党支部书记陈乾坤说。

  党风带村风,村风带民风。陈庄村先后有陈海旭等3人被评为“商丘好人”,朱大果等11人加入中国共产党;2004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党支部,2011年被评为县级先进基层党组织,2018年被评为市级文明村。

  如今的陈庄村早已旧貌换新颜,户户房前屋后干净卫生,道路规划整齐,老百姓早已实现了走平坦路、喝洁净水、上卫生厕,村民纳凉散步、小孩健身娱乐都有去处。

  “俺村里现在没有闲人,干劲都大,种大棚的,卖烟酒的,出去打工的,反正只要有劳动能力的都有事干、有钱花。”此时,胡士忠还自豪地用10个字总结了陈庄村现状:“路直、水通、树青、墙白、字红。”说的时候,他腰杆挺得笔直,神采飞扬。

  不忘初心 终身为范

  记者感言

  老党员、老支书胡士忠在基层工作65年,三次担任陈庄村的党支部书记长达30多年,坚持为群众办好事、办实事,只奉献、不索取。

  村会计陈经坤保留一沓厚厚的账本。“这十几年,老支书的工资一分钱也没往兜里装过,都用于村里的公益事业。”村里的账本上没有一张胡士忠的报销条,老书记成了名副其实的“胡清风”。

  老支书制定的“三不准”:班子成员不准吸群众一支烟、不准吃群众一顿饭、不准喝群众一杯酒,条条都照到百姓的心里。

  时代是出卷人,我们是答卷人,人民是阅卷人。

  没有什么追求,比奉献百姓更有意义;没有什么境界,比心底无私更为坦荡。

  从“胡清风”到“胡四盆”,心中装的都是百姓。